联系方式

    地 址: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新亭西路
    电 话:025-52161263
    传 真:025-52161263
    邮 箱:njzsyey@126.com

     

    0-6岁各年龄段孩子认知特征及阅读方法

    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> 教育教学>>教育科研>> >> 正文
     

    0-6岁各年龄段孩子认知特征及阅读方法

    发布时间:2015/11/3 12:31:52  作者:科研部   点击:2137次

    0-6岁各年龄段孩子认知特征及阅读方法

     

    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有怎样的心理认知特征和阅读时的反应?如何有针对性地为孩子选书、陪孩子共读?这些都是爸妈最关心的话题。今天,我们给您一份最完整版本的指南,将0至6岁+的孩子,分为不同的年龄段,希望能对您有帮助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0—2

     

    1生理特征

     

    这个阶段的宝宝,生理上处于不断变化的不稳定时期。视觉在逐渐发展,但无法集中注意力“研究”过于复杂的图画,喜欢用听觉和触觉探索世界。也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喜恶,更多时候会借助肢体来表达感情。

     

    2阅读状态

     

    1)阅读愉悦时:

    感兴趣地看着你的眼睛;

    跟随你的声音,点头或者摇摆手脚;

    跟随你的声音,嘴里发出轻声的叽叽咕咕;

    跟着你的语言,努力试图做出一些简单动作;

    轻轻抚摸书上的图像,或者自己拿着书把玩;

    你翻开书,他立刻就摇摇摆摆向你靠拢。

     

    2)阅读厌烦时:

    把头偏向一边,不看你;

    自己玩自己的手指或脚丫,完全不在意你的声音;

    剧烈摇摆身体,同时发出哭叫声;

    把书从你手里夺下,然后扔掉;

    用手打书,同时发出不耐烦的哼哼声;

    你一翻开书,他就从你身边跑开。

     

    3适读的故事常有如下特征

     

    这个年龄需要的不是故事情节,而是语言本身的节奏和趣味。而过长的句子、复杂的形容(如,在我房间的床底下有一双维尼熊形状的红色棉布拖鞋),离生活过远的语言(如,浩瀚的太空里有一颗无比灿烂的星球),不管它写得多么生动,都不会是0-2岁的理想读物。

     

    关于文字

     

    1)比如——三、五音节的儿歌(如,你拍一,我拍一);

     

    2)以拟声词为主的短句(如,汪汪,喵喵,轰隆隆);

     

    3)1+1构架的简单句(如,名词+动词——宝宝洗澡、名词+形容词——棕色的熊);

     

    4)重复的句子(如,蹦、蹦、蹦);

     

    5)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句子(如,刷牙,拉粑粑)。

     

    关于图画

     

    1)朴素的几何形状(如,米菲系列中,圆、方、三角形构成的动物);

     

    2)对比鲜明的大色块(如,大红、明黄、天蓝);

     

    3)生活里常出现的形式固定的事物(如,太阳、房子、汽车、窗户、马桶);

     

    4)和孩子自己相像的小动物(如,小熊宝宝、小猫当当、宝贝小猪)。

     

    5)而阴暗的色调(如,古老油画那样的褐黄色调),边缘模糊的形状(如,印象派绘画里6)色彩交融的手法),日常生活里罕见的东西(如,佛像、太空船、龙),不管你画得多艺术多神奇,也不会被0-2岁的孩子接受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3—4

     

     

    1生理特征

     

    宝宝处于语言敏感期和理解能力发展期,迫切需要大量交流,但表达能力仍待发展,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仍然不会很长。已经会用语言表达简单喜恶,但是不会说明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。

     

    2阅读状态

     

    1)阅读愉悦时

    出神地看着你,一直到你讲完故事;

    一边听一边咯咯笑;

    听到一半就很好奇地提出各种问题;

    跟着你重复书里的句子;

    模仿书里的情节做动作;

    凑近了看书上的图画;

    听完后自己拿过书来翻页;

    听完后总是要求你再讲一遍。

     

    2)阅读厌烦时

    推开你手里的书或是要求换一本;

    捂住耳朵,一边嘴里发出哼哼唧唧;

    东张西望或是不断做挖鼻孔、摇晃椅子等小动作;

    没精打采地看着你,一边打哈欠;

    听完后立刻跑到别处玩儿去。

     

    3适读的故事常有如下特征

     

    1)简洁的口语(如,“我讨厌妈妈”,“我想要飞”)

     

    2)情节的递进有鲜明的节奏感(如,《小鸭子想飞》中,一次、两次、三次的试飞,《鼠小弟的小背心》中,一次、两次、三次把背心借给其他动物);

     

    3)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关注(如,《小熊和月亮》中,月亮圆了又缺、缺了又圆的变化,《我要拉粑粑》中,各种动物拉粑粑的不同之处);

     

    4)帮助幼儿完成情感表达(如,《猜猜我有多爱你》中,亲子间的温柔情感,《猫头鹰宝宝》中,身处黑暗的不安全感和孤独感)。

     

    5)角色的有趣表情或动态(如“鼠小弟系列”中每个角色都有丰富的面部表情,并通过表情传递或沮丧或欢喜的强烈情感;《鳄鱼怕怕牙医怕怕》中角色的憨厚神情和动作);

     

    6)重复出现的小细节(如《换一换》中用小鸡的数量表示页码;《神奇的水彩》中每个文字页都出现的磕头虫,串在一起翻还会有动画效果);

     

    7)明亮的色彩或简洁有力的线条(如《鲸鱼》那样的粗线条勾勒,“淘气宝宝系列”单纯明亮的水彩平涂);

     

    8) 而阴森的色调(如《年》用深红和棕黑搭配、《家树》用深绿和深灰搭配,虽然配色高雅,却沉重压抑),没有情感表现的纯装饰(如,小书房经典童话绘本《自私 的巨人》中非常华丽但缺乏生动表情的画面),含蓄的“空镜头”(如《兔儿爷》中空旷的月球表面、空空的紫禁城、林立的高楼,代表主人公的阴影、小小的一个 点),都是不适合这个年龄段欣赏的。

     

    这一阶段,复杂的句式还是不要出现为妙,同时,故事长度也应控制在5到10分钟即可讲完(请自己用中等语速认真读一遍),如果情节设置得过分复杂(如《迪迪的秘密山谷》那样的多时空交织),人物众多(如《臭牛奶女巫》那样有不同动物、地精、女巫同时出场),陌生事物出现频繁,(如《看不见的小猫》那样的充满生僻词汇的故事),或者情感层次过高(如《躲猫猫大王》那样属于残障儿童的孤独寂寞,《七个铜板》那样因社会压迫造成的凄凉不幸,《海的女儿》那样失去所爱的痛彻肺腑),即使思想性艺术性兼备,一样是不可能为3-4岁孩子欣赏和理解的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5—6

     

     

    1生理特征

     

    这一阶段,是一个孩子的性格形成期,也是一个自我意识逐渐完善的时期。苏姆霍林斯基曾说过:充满乐观情绪的自我认识是儿童渴求知识的前提条件。也就是说,只有孩子意识到“我也做得到”,孩子才会更积极地去学。

     

    但这一时期,由于孩子的“弱小”,他恰恰很难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获得这种自信心。因此,让孩子认可自己,通过故事给孩子更多积极向上的生活体验,正是幼儿图书责无旁贷的一项使命。换句话说,也唯有那些能带给孩子勇气、信心、乐观等积极情绪的作品,才会得到这个年龄段读者的深深共鸣和喜爱。

     

    2阅读状态

     

    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在趋向完善,好奇心强烈,喜欢观察和研究身边一切(如趴在地上看蚂蚁、拆掉家里的电动玩具),想象力正在迅速发展,但是思维活跃,耐心缺乏,仍需要通过引导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。

     

    3适读的故事常有如下特征

     

    这一阶段,故事的情节可以更复杂一些,想象性的情节可以更多一些,但仍然应当避免过长的篇幅和过长的对话(如《狮子狗》前几章那样比较复杂的铺垫式叙述就更适合高年级孩子欣赏),缓慢的情节发展(如豪夫的故事虽然采用了民间故事常用的三段式:

     

    主角登场、遇险、化险为夷,但其加入的文学性描写使故事情节发展缓慢,讲述很长时间也进入不了高潮,易使孩子失去兴趣),以及复杂多变的情感(如安徒生的《天国花园》、《树精》这样一类故事,虽然故事富有幻想性,但其中主人公的行为动机难以被情感单纯的孩子完全理解,因此在成人看来很“合理”的结局在孩子听来就有点莫名其妙了)。

     

    下一篇:好文推荐